南極圈介紹:
南極洲英文名稱「Antarctica」源自於希臘語的陰性複合詞「an寶寶副食品tarktike」(?νταρκτικ?),意指「北極的對面」。一般意義上,「南極」指南緯六十度以南,範圍包括整個南極州與周圍海域,總面積為5200萬平方公里。南極州包括南極大陸與周邊島嶼,總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里,海岸線長17,968公里。面積位居七大洲中的第五位,僅次於南美州,佔地球陸地面積十分之一。
南極洲位於南半球,夏季為十月至隔年三月,冬季則為四月至九月。因地球自轉軸傾斜之故,於南極圈內越靠近南極點,於夏、冬季出現永晝與永夜的時間就越長,南極點附近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時間為永晝,另一半則為永夜。
南極洲約98%陸地面積被平均厚度1.9公里的冰層所覆蓋,是地球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大陸,以乾燥、多風所著稱。
南極同時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,約2350米。
南極洲擁有全世界約90%的冰和70%的淡寶寶粥水,是擁有最多淡水的大陸。
南極洲是唯一橫跨所有經線的洲,因此無法劃定時區,但世界各國皆在此設立研究中心,研究中心多半會以母國時間當作標準。
南極大陸又稱為第七大陸,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、唯一沒有原住民與人類長期居住的大陸,直到十九世紀才開始有探險家進駐。
每年有來自約30國科學家在南極進行科學觀察與實驗,約有七十座考察站,其中四十座為常駐考察站,其餘的三十座則屬季節性考察站。南極夏季約有四千名科學家,至冬季則減為一千名左右。麥克默多是目前南極洲最大的考察站,能夠同時容納一千名科學家與遊客、訪客。
南極點介紹:
南極點為地圖上的正南點,地理位置為南緯90度,故稱作地理南極點(South Geographic Pole),也是地球自轉軸的最南點「南地軸點」。該地點離南極洲海岸線約1235公里,海拔高2831公尺。南極點剛好位在一條冰河帶上,該冰河帶平均每年向西移動十公里,因此每年必須重新測量南極點位置與地標。
爸爸媽媽要把吃飯的主權還給孩子,讓他決定吃什麼,吃多少,千萬不要把一盤滿滿的食物放在孩子面前,這樣寶寶的壓力會很大,尤其如果要求他要吃光光。我有個小撇步是可以給寶寶一個很大的盤子,上面放很少的菜,然後孩子會開始挑他喜歡的東西吃,一面挑一面吃,到最後他會有成就感地吃光光。而且用這個方法,可以很容易測試出寶寶對食物種類的好惡。對於孩子不喜歡的食物,可以想辦法把它打爛,藏在其他食物裡面,讓他看不出來這是什麼東西,或者盡量尋找可替代品。例如他不喜歡吃青菜,就可找水果替代,沒有必要非吃哪個東西不可。另外等他心情好的時候,再讓他再試試,如果孩子不喜歡某樣食物,等哪一天他玩得很 High 時,也許突然間就覺得這東西沒那麼討厭。反正不要心急,一般孩子從不喜歡到喜歡,大概要試三十次以上。有專家研究是,爸媽如果吃東西很開心,孩子就會覺得吃東西很開心,基本上吃飯時不要太嚴肅,這真的比你在準備食物時的各種巧思來得重要。總而言之,吃飯的心情要輕鬆愉快,準備副食品的量沒吃完也沒關係,絕對不要強迫餵食,一定要讓孩子享受吃東西的樂趣。
為了支持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,美國於同年在南極點設立阿斯蒙-斯科特南極站(Amundsen-Scott South Pole Station),該考察站為世界緯度最高的考察站,也是地球上長期有人居住的最南端。
除了地理南極點外,另有一處被稱為儀式南極點(Ceremonial South Pole),與地理南極點相距約一百多公尺,該處由《南極條約》原十二個簽約國旗幟所環繞,為一象徵性地標,也共遊客拍照留念用。
南極周邊國家與嬰兒副食品政治問題:
1959年,蘇聯、英國、阿根廷、致力、澳洲等十二個國家簽訂《南極條約》,該條約率先劃定了南極洲的範圍:包含南緯60度以南的一切陸地和冰架。條約明定,在該範圍中可進行科學研究,但不可進行任何軍事行為,包括建立軍事基地或進行軍演、軍備測試等。
在1820年至1940年間,各國探險家相繼從不同地點登陸南極,包括英國、紐西蘭、挪威、智利等約十國政府皆先後對南極提出主權,而根據《南極條約》內容,目前已懸置了九國的對南極洲領地聲稱的所有權,南極目前並不屬於任何國家,屬於全人類,該土地維持和平狀態,只用於科學、自然研究。
南極洲邊國家為阿根廷、智利距離阿根廷最南方村落Ushuaia約一千公里
距離澳洲、紐西蘭兩處約三千五百公里
距離南非則超過四千公里
寶貝在四個月大左右就會開始接觸副食品了,嬰兒副食品主要的功能是讓孩子學習咀嚼固體(solid)食物,它並不是嬰兒”主要”的營養來源(輔食),而在這段練習時間吃的食物,在台灣一般就稱作「副食品」,添加副食品(加固)這樣的訓練是可以讓孩子斷奶(離乳食)後能有進食的能力,持續攝取養份。香港說是”糊仔”、吃副食品叫做”加固”,英文一般稱為”solid food”,日本叫做”離乳食”,副食品可以幫助寶寶的口腔發展,對於進食、咀嚼、語言能力發展都息息相關,補充營養來源、了解寶貝對什麼食物過敏,當然更重要就是讓寶貝體驗食物的美味,每一種食物都是寶貝的新體驗,就算沒有任何調味也跟奶不同,另外副食品一般包含”穀物“、”蔬菜“、”水果“以及”肉類“等等。開始嘗試副食品的第一階段在台灣普遍都是以粥上面的米湯開始,歐美有些父母則是從水果汁開始。重點要配合不同的成長階段,給予適合的大小、硬度的食物。